/  行政办公系统  /  财务办公系统  /  社交媒体:

海龟服务队“温暖东莞•情满中秋”活动

 文章来源:海龟服务队      发布日期:2013-09-18      点击人次:4198



      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联合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南方都市报等给困难新莞人、困难归国老华侨、麻风病康复老人送月饼。“今年一家人终于可以一起吃月饼了,很开心!”拿到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送去的月饼,横沥石涌外来人口居住中心的邱香十分开心。日前,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联合南都、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阳光兄弟连,给困难新莞人、困难归国老华侨、泗安岛麻风病康复老人送去爱心月饼,提前为他们的中秋节送去慰问。此次活动共送出爱心月饼约400盒。
      在此特别鸣谢东莞市上好便利店捐赠100盒月饼支持、东莞市名厨御膳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捐赠100盒月饼支持,以及各位捐赠月饼的爱心人士!此次活动为了惠及更多的社区群众,海龟服务队“温暖东莞•情满中秋”活动共分为三个站,希望更多的社区群众能够分享到中秋节的快乐。


       
第1站:探访横沥镇贫困新莞人
      在横沥石涌外来人口居住中心,共住着约200户困难新莞人。上周五上午10点,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等接近20名队友给这里的困难新莞人送去了180盒月饼。
      在送月饼之前,隔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专门挑出了14户特别困难的新莞人。当天,15名队友兵分三路,上门探访这14户新莞人家庭,这些家庭每户都收到了一盒大月饼、两盒小月饼,还有300元慰问金。隔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算在中秋节前一天举行游园活动,包括猜灯谜、玩游戏等,将剩下的月饼作为奖品送给其他新莞人家庭。
      当队友们来到邱香家里时,她刚从工厂上夜班回家不久,正在给儿子冲凉、换衣服。邱香一家人来莞十余年,目前,邱香在一家电子厂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丈夫是一名泥水工,公公婆婆在家带两个孩子。“每个月的收入刚好一家人开支。”邱香说。
往年中秋节,邱香的工厂会给她发一两个小月饼,她都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大人则舍不得买月饼吃。“月饼太贵了,太奢侈了,至少要一两百块钱一盒,根本买不起。”邱香说,她来莞十余年里,自己很少吃月饼。
拿过队友们送的月饼和慰问金,邱香笑着说,“今年一家人终于可以一起吃月饼了,很开心!”邱香打算今年中秋节带老人、孩子去广场逛一下,再买一个灯放到河里漂,“这就是最简单的幸福。”

      第2站:探访常平镇困难归国老华侨
      国内的中秋节比国外更有气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珠三角一带年轻女性听闻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前往,许多女工在南洋打工多年,没有谈婚论嫁,年纪大了便回国养老,她们被称为“自梳女”。

      黄亚布婆婆今年90岁,她16岁“下南洋”,在马来西亚给人洗衣煮饭,做清洁工谋生。这份工作收入并不高,但黄婆婆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常平镇很萧条,家里生活困难,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93岁的叶瑞娣婆婆丈夫早亡,家庭穷困。1956年,35岁的她和同伴前往马来西亚,替人做家务谋生。2005年,叶婆婆回国定居。叶婆婆告诉记者,在马来西亚,她年年都会过中秋节,和姊妹们吃上一顿团圆饭,买月饼祭拜月亮。“不过在中国过中秋节更有气氛。”叶婆婆说,回国后,每年中秋节,她都会回到娘家,和侄子、侄女们吃上一顿温馨的团圆饭,再烧香祭月。

      回国后能吃上东莞月饼了
      63岁的周秀芳和其他婆婆的经历有些不一样。1950年,只有一岁的周秀芳就被母亲抱到柬埔寨生活。周婆婆家人在柬埔寨靠做些小本买卖换来粮食生活;长大后,周婆婆以给人烫发剪发为生。
      1975年前后,正是周婆婆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不幸的是,战争的爆发为此蒙上了一片阴影。周婆婆和家人不得不到处“走难”,逃避战争,一度去过越南。流离失所的生活,让她无暇谈论婚嫁。1992年,42岁的她带着老母亲回国定居。1997年,周婆婆母亲去世,目前她跟哥哥住在一起。周婆婆说,柬埔寨的华侨大多为潮州人,每过中秋,她就只能吃到潮州月饼。“回国后,在这里过中秋节很热闹,还能吃上东莞的月饼。”周婆婆说,和其它归侨老人一样,她也一直保留着烧香祭月的传统。

      常平多数困难归侨纳入低保
      常平社会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常平共有12名困难归国老华侨,且基本都是自梳女。此次“中秋送月饼”活动,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给这12名老人每人送去了两盒月饼和300元慰问金。
      “这12名老人中,有7人已经申请了中国国籍,并领取了身份证,也纳入了低保救助范围。”该负责人称,另外5名老人由于出国时很多证件遗失了,入不了中国国籍,所以没法纳入低保补助范围,但每月也可以领取政府发放的620元补贴;而已经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的7名老人每月则可以享受800-900元补贴。
      社会并未遗忘这个群体。该负责人说,逢年过节,特别是中秋、春节,政府部门、社会热心人士前去慰问的人很多”。本次海龟服务队联合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等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


      第3站:关注泗安岛麻风病康复者
      9月15日下午两点半,阳光兄弟连携手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登上了泗安岛麻风病康复村。当老人们看到阳光兄弟连那熟悉的队服时,都十分开心。
这一次,大家给这里的80名麻风病康复老人每人送去了10斤大米、3个苹果、一盒月饼。在活动开展前两周,我们就去问过老人们的需求。此次送去的中秋物品是根据老人们的需求确定的。
      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刚好十几名韩国志愿者正在教老人们唱歌,气氛十分热闹。我们将带去的物品分袋装好,一一送到每个老人的宿舍;韩国志愿者活动结束后,大家便陪老人们聊天。老人们都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基本每周都有人会去看望他们,特别是中秋前后。他们喜欢热闹,只要有人过去陪他们聊聊天,他们就会非常高兴。
      我们还给一些愿意拍照的老人拍照。老人们都十分开心,看到闪烁的镜头,有的老人还会主动拉着志愿者,要求给他拍照。此次一共给三四十名老人拍了照片,近期他们将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装进相框,本月内将把相框送到老人们手中,给他们做一个留念。

为社区群众准备的礼品

探望泗安岛麻风病康复村的老人们

狮友为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

老人家即兴表演节目

海龟服务队大合照


 
 
 




      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联合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南方都市报等给困难新莞人、困难归国老华侨、麻风病康复老人送月饼。“今年一家人终于可以一起吃月饼了,很开心!”拿到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送去的月饼,横沥石涌外来人口居住中心的邱香十分开心。日前,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联合南都、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阳光兄弟连,给困难新莞人、困难归国老华侨、泗安岛麻风病康复老人送去爱心月饼,提前为他们的中秋节送去慰问。此次活动共送出爱心月饼约400盒。
      在此特别鸣谢东莞市上好便利店捐赠100盒月饼支持、东莞市名厨御膳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捐赠100盒月饼支持,以及各位捐赠月饼的爱心人士!此次活动为了惠及更多的社区群众,海龟服务队“温暖东莞•情满中秋”活动共分为三个站,希望更多的社区群众能够分享到中秋节的快乐。


       
第1站:探访横沥镇贫困新莞人
      在横沥石涌外来人口居住中心,共住着约200户困难新莞人。上周五上午10点,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等接近20名队友给这里的困难新莞人送去了180盒月饼。
      在送月饼之前,隔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专门挑出了14户特别困难的新莞人。当天,15名队友兵分三路,上门探访这14户新莞人家庭,这些家庭每户都收到了一盒大月饼、两盒小月饼,还有300元慰问金。隔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算在中秋节前一天举行游园活动,包括猜灯谜、玩游戏等,将剩下的月饼作为奖品送给其他新莞人家庭。
      当队友们来到邱香家里时,她刚从工厂上夜班回家不久,正在给儿子冲凉、换衣服。邱香一家人来莞十余年,目前,邱香在一家电子厂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丈夫是一名泥水工,公公婆婆在家带两个孩子。“每个月的收入刚好一家人开支。”邱香说。
往年中秋节,邱香的工厂会给她发一两个小月饼,她都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大人则舍不得买月饼吃。“月饼太贵了,太奢侈了,至少要一两百块钱一盒,根本买不起。”邱香说,她来莞十余年里,自己很少吃月饼。
拿过队友们送的月饼和慰问金,邱香笑着说,“今年一家人终于可以一起吃月饼了,很开心!”邱香打算今年中秋节带老人、孩子去广场逛一下,再买一个灯放到河里漂,“这就是最简单的幸福。”

      第2站:探访常平镇困难归国老华侨
      国内的中秋节比国外更有气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珠三角一带年轻女性听闻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前往,许多女工在南洋打工多年,没有谈婚论嫁,年纪大了便回国养老,她们被称为“自梳女”。

      黄亚布婆婆今年90岁,她16岁“下南洋”,在马来西亚给人洗衣煮饭,做清洁工谋生。这份工作收入并不高,但黄婆婆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常平镇很萧条,家里生活困难,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93岁的叶瑞娣婆婆丈夫早亡,家庭穷困。1956年,35岁的她和同伴前往马来西亚,替人做家务谋生。2005年,叶婆婆回国定居。叶婆婆告诉记者,在马来西亚,她年年都会过中秋节,和姊妹们吃上一顿团圆饭,买月饼祭拜月亮。“不过在中国过中秋节更有气氛。”叶婆婆说,回国后,每年中秋节,她都会回到娘家,和侄子、侄女们吃上一顿温馨的团圆饭,再烧香祭月。

      回国后能吃上东莞月饼了
      63岁的周秀芳和其他婆婆的经历有些不一样。1950年,只有一岁的周秀芳就被母亲抱到柬埔寨生活。周婆婆家人在柬埔寨靠做些小本买卖换来粮食生活;长大后,周婆婆以给人烫发剪发为生。
      1975年前后,正是周婆婆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不幸的是,战争的爆发为此蒙上了一片阴影。周婆婆和家人不得不到处“走难”,逃避战争,一度去过越南。流离失所的生活,让她无暇谈论婚嫁。1992年,42岁的她带着老母亲回国定居。1997年,周婆婆母亲去世,目前她跟哥哥住在一起。周婆婆说,柬埔寨的华侨大多为潮州人,每过中秋,她就只能吃到潮州月饼。“回国后,在这里过中秋节很热闹,还能吃上东莞的月饼。”周婆婆说,和其它归侨老人一样,她也一直保留着烧香祭月的传统。

      常平多数困难归侨纳入低保
      常平社会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常平共有12名困难归国老华侨,且基本都是自梳女。此次“中秋送月饼”活动,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给这12名老人每人送去了两盒月饼和300元慰问金。
      “这12名老人中,有7人已经申请了中国国籍,并领取了身份证,也纳入了低保救助范围。”该负责人称,另外5名老人由于出国时很多证件遗失了,入不了中国国籍,所以没法纳入低保补助范围,但每月也可以领取政府发放的620元补贴;而已经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的7名老人每月则可以享受800-900元补贴。
      社会并未遗忘这个群体。该负责人说,逢年过节,特别是中秋、春节,政府部门、社会热心人士前去慰问的人很多”。本次海龟服务队联合东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等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


      第3站:关注泗安岛麻风病康复者
      9月15日下午两点半,阳光兄弟连携手广东狮子会海龟服务队登上了泗安岛麻风病康复村。当老人们看到阳光兄弟连那熟悉的队服时,都十分开心。
这一次,大家给这里的80名麻风病康复老人每人送去了10斤大米、3个苹果、一盒月饼。在活动开展前两周,我们就去问过老人们的需求。此次送去的中秋物品是根据老人们的需求确定的。
      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刚好十几名韩国志愿者正在教老人们唱歌,气氛十分热闹。我们将带去的物品分袋装好,一一送到每个老人的宿舍;韩国志愿者活动结束后,大家便陪老人们聊天。老人们都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基本每周都有人会去看望他们,特别是中秋前后。他们喜欢热闹,只要有人过去陪他们聊聊天,他们就会非常高兴。
      我们还给一些愿意拍照的老人拍照。老人们都十分开心,看到闪烁的镜头,有的老人还会主动拉着志愿者,要求给他拍照。此次一共给三四十名老人拍了照片,近期他们将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装进相框,本月内将把相框送到老人们手中,给他们做一个留念。

为社区群众准备的礼品

探望泗安岛麻风病康复村的老人们

狮友为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

老人家即兴表演节目

海龟服务队大合照


 
 
 


☆ ☆ ☆   推荐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