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办公系统  /  财务办公系统  /  社交媒体:

广东狮子会获2012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公益组织奖

 文章来源:广东狮子会秘书处      发布日期:2012-12-11      点击人次:4675



      12月7日,南方都市报2012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在东莞玉兰大剧院隆重举行。此次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回顾2012年的公益大事件、影响全国的公益组织和人物,并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颁发荣誉。

      公益盛典的评委均来自全国的社会学或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公益组织奖每年仅颁出一个,最终,广东狮子会获得此项殊荣。同时,因为在彝良救灾中的努力,广东狮子会和壹基金等民间公益组织所发起的“彝良地震民间联合救援网络”获得公益行动奖。广东狮子会区建业、程高胜、郑子殷、马锦洲等多位狮友参与的广州“全城义剪”也获得公益行动奖。

颁奖词: 

中产得力,社会得力。广东狮子会外联国际,内拓疆域,历史有我,现实有我,犹如鼎立天下。
深耕岭南,躬送光明,组织有方,散财有道,万众齐颂狮子吼!

区建业会长代表广东狮子会接受颁奖

蔡力副会长代表广东狮子会接受颁奖

全城义剪主要发起人合影

 


      本月初的统计,广东狮子会会员突破3000人,达到了3005名。微博上的历届会长欢喜地传递这个消息。会员保持作为狮子会的核心事务之一,能在广东狮子会保持稳定增长,是狮子会永续发展的基础。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狮子会的精神与运作得到了认可。 

      广东狮子会成立十年,严格按照国际狮子会的章程,比较完美地复制了国际公益的行动经验,尤其在白内障复明上,屡有建树。当然,广东狮子会的这一切,与全国其他七个狮子会是一样的。而大陆狮子会的这些作为,又与狮子会近百年的经验相一致。评价逾万名会员的狮子会,容易的部分在于,狮子会以清晰的会员管理,在公益格局中占据了相当清晰的版图。而估计的难处在于,这上万名训练有素的狮子会成员,如何改变中产阶级的进化路径。

      中产人士的训练营 

      成为狮子会的会员是有门槛的,不是因为会员年费的持续缴纳,而指依据狮子会章程展开的自我激活及其保持,需要一个人做出极大的改变。

      狮子会成员多属中产,中产阶级一直被寄予厚望。狮子会作为中产积极自我净化、造福社会的公益力量,发挥了别的组织无法取代的作用。就像其他狮子会那样,广东狮子会让本土中产阶级的进化找到了可行的思路,也找到了可以持久的行动纲领。

       狮子会的行动总要求是四个字:我们服务。狮子会是由一个个分队组成的,每个分队都是一个公益行动单元。这个单元中有理事会领导,分队长只能有一年任期,届满不得连任。也就是说,每一个狮子会成员都要预备成为领导者,都要准备从跟随者中站出来。 

      这个运作的机制是狮子会的全部秘密,以及全部力量的源头所在。为了对这个源头加以保护,广东狮子会拥有50多名领导力培训讲师,负责讲解狮子会的精神内涵,也负责传授行动方法。狮子会会员在登堂入室后,必须在这里不断地汲取狮子信仰。

      从这个角度看狮子会,它更像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但恰恰是由此入手,广东狮子会与社会需求才能如此贴切。它有狭义的公益属性,它也具备广义的公益追求。广东狮子会有社区,也会走出去,有思路有办法。狮子会的精神得以“自在”而独立。

      狮子会作为中产人士的训练营,严格地区分社会与政治,对后者回避,而是在社会建设上用力。有人误解这是策略使然,但若深入到狮子会内部,就能发现,以社会公益为导向、以个人能力进化为依托的狮子会精神,本来就是如此。它是坦然、坦荡的,除了为了好社会,别无野心。

      呈献一个清晰划界的社会 

      抛开公益方法不谈,广东狮子会所做的事业,是将一个清晰划界的社会呈献在会员面前:狮子会可以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会员的限度在哪里,政治又在哪里,都很清楚,这是狮子会世情练达的表现。

      狮子会的会员保持是维系其组织生命力的要务,广东狮子会及其同盟还在做另外的一件事情就是服务的社区化。这是因应狮子会布点扩大的需要,每个狮子会长途跋涉做公益也许还需要,但重点是放在社区的耕耘上。从外向型的公益,转向内向式的服务。

      社区服务是广东狮子会的长项,但老实讲,比如其他社区类基金会甚或民间N G O,狮子会并不占优势。一旦涉及到变化了的行动领域,狮子会就会发现诸多竞争。外向型公益有慈济等,内向式服务有大批社区公益组织。广东狮子会更早地感知到此种挑战。 

      领导力培训,记忆狮子会精神的反复熏陶,对于凝聚内部会员无疑大有裨益,但狮子会长期以来缺少一个稳定的公益模式。一旦要落入社区,就发现在承接地气上要多下工夫。狮子会由于年度必须更换负责人,使得新的领导团队在沉淀公益模式上捉襟见肘,需要持续长久的积累容易被换班的频率所打断。这也使得每一支分队的着重点不能筹划中长期,如果每个队都这样,狮子会在整体力量上就受拘束,难以发挥出组织效应来。

      当其他公益势力都在一种广阔的视野下,依靠专业作为,分头向着公民社会的目标进发时,单靠突击式的、随性而为的、自我感动式的好人好事是不能与组织规模与声誉相匹配的。广东狮子会恰好在这些方面显露出短处,现在转向社区服务,但愿可以趁机修补。

      这就涉及到狮子会的开放性。狮子会是一个内敛的甚至有所封闭的团体,开放性一直是有问题的。在现在的公益形势下,开放、合作、协力才是大方向。这就涉及到如何在机制上衔接这个开放性。对广东狮子会而言,应对新形势进行公益服务探索,其实刚刚破题。

       文:南都记者 寇竹卿







      12月7日,南方都市报2012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在东莞玉兰大剧院隆重举行。此次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回顾2012年的公益大事件、影响全国的公益组织和人物,并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颁发荣誉。

      公益盛典的评委均来自全国的社会学或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公益组织奖每年仅颁出一个,最终,广东狮子会获得此项殊荣。同时,因为在彝良救灾中的努力,广东狮子会和壹基金等民间公益组织所发起的“彝良地震民间联合救援网络”获得公益行动奖。广东狮子会区建业、程高胜、郑子殷、马锦洲等多位狮友参与的广州“全城义剪”也获得公益行动奖。

颁奖词: 

中产得力,社会得力。广东狮子会外联国际,内拓疆域,历史有我,现实有我,犹如鼎立天下。
深耕岭南,躬送光明,组织有方,散财有道,万众齐颂狮子吼!

区建业会长代表广东狮子会接受颁奖

蔡力副会长代表广东狮子会接受颁奖

全城义剪主要发起人合影

 


      本月初的统计,广东狮子会会员突破3000人,达到了3005名。微博上的历届会长欢喜地传递这个消息。会员保持作为狮子会的核心事务之一,能在广东狮子会保持稳定增长,是狮子会永续发展的基础。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狮子会的精神与运作得到了认可。 

      广东狮子会成立十年,严格按照国际狮子会的章程,比较完美地复制了国际公益的行动经验,尤其在白内障复明上,屡有建树。当然,广东狮子会的这一切,与全国其他七个狮子会是一样的。而大陆狮子会的这些作为,又与狮子会近百年的经验相一致。评价逾万名会员的狮子会,容易的部分在于,狮子会以清晰的会员管理,在公益格局中占据了相当清晰的版图。而估计的难处在于,这上万名训练有素的狮子会成员,如何改变中产阶级的进化路径。

      中产人士的训练营 

      成为狮子会的会员是有门槛的,不是因为会员年费的持续缴纳,而指依据狮子会章程展开的自我激活及其保持,需要一个人做出极大的改变。

      狮子会成员多属中产,中产阶级一直被寄予厚望。狮子会作为中产积极自我净化、造福社会的公益力量,发挥了别的组织无法取代的作用。就像其他狮子会那样,广东狮子会让本土中产阶级的进化找到了可行的思路,也找到了可以持久的行动纲领。

       狮子会的行动总要求是四个字:我们服务。狮子会是由一个个分队组成的,每个分队都是一个公益行动单元。这个单元中有理事会领导,分队长只能有一年任期,届满不得连任。也就是说,每一个狮子会成员都要预备成为领导者,都要准备从跟随者中站出来。 

      这个运作的机制是狮子会的全部秘密,以及全部力量的源头所在。为了对这个源头加以保护,广东狮子会拥有50多名领导力培训讲师,负责讲解狮子会的精神内涵,也负责传授行动方法。狮子会会员在登堂入室后,必须在这里不断地汲取狮子信仰。

      从这个角度看狮子会,它更像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但恰恰是由此入手,广东狮子会与社会需求才能如此贴切。它有狭义的公益属性,它也具备广义的公益追求。广东狮子会有社区,也会走出去,有思路有办法。狮子会的精神得以“自在”而独立。

      狮子会作为中产人士的训练营,严格地区分社会与政治,对后者回避,而是在社会建设上用力。有人误解这是策略使然,但若深入到狮子会内部,就能发现,以社会公益为导向、以个人能力进化为依托的狮子会精神,本来就是如此。它是坦然、坦荡的,除了为了好社会,别无野心。

      呈献一个清晰划界的社会 

      抛开公益方法不谈,广东狮子会所做的事业,是将一个清晰划界的社会呈献在会员面前:狮子会可以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会员的限度在哪里,政治又在哪里,都很清楚,这是狮子会世情练达的表现。

      狮子会的会员保持是维系其组织生命力的要务,广东狮子会及其同盟还在做另外的一件事情就是服务的社区化。这是因应狮子会布点扩大的需要,每个狮子会长途跋涉做公益也许还需要,但重点是放在社区的耕耘上。从外向型的公益,转向内向式的服务。

      社区服务是广东狮子会的长项,但老实讲,比如其他社区类基金会甚或民间N G O,狮子会并不占优势。一旦涉及到变化了的行动领域,狮子会就会发现诸多竞争。外向型公益有慈济等,内向式服务有大批社区公益组织。广东狮子会更早地感知到此种挑战。 

      领导力培训,记忆狮子会精神的反复熏陶,对于凝聚内部会员无疑大有裨益,但狮子会长期以来缺少一个稳定的公益模式。一旦要落入社区,就发现在承接地气上要多下工夫。狮子会由于年度必须更换负责人,使得新的领导团队在沉淀公益模式上捉襟见肘,需要持续长久的积累容易被换班的频率所打断。这也使得每一支分队的着重点不能筹划中长期,如果每个队都这样,狮子会在整体力量上就受拘束,难以发挥出组织效应来。

      当其他公益势力都在一种广阔的视野下,依靠专业作为,分头向着公民社会的目标进发时,单靠突击式的、随性而为的、自我感动式的好人好事是不能与组织规模与声誉相匹配的。广东狮子会恰好在这些方面显露出短处,现在转向社区服务,但愿可以趁机修补。

      这就涉及到狮子会的开放性。狮子会是一个内敛的甚至有所封闭的团体,开放性一直是有问题的。在现在的公益形势下,开放、合作、协力才是大方向。这就涉及到如何在机制上衔接这个开放性。对广东狮子会而言,应对新形势进行公益服务探索,其实刚刚破题。

       文:南都记者 寇竹卿





☆ ☆ ☆   推荐新闻   ☆ ☆ ☆